来源:2018-02-14 20:16:43 热度:

又闻外国机构唱衰声——中国需要“坏账银行”?

LX A i 中 国 网 Q

  中国债务市场的违约风险早已引起了外国媒体和金融机构的注意。的确,庞大的地方债,初露端倪的信托违约,以及超日债违约,就曝露了金融体系、楼市泡沫关联一起的系统性风险。

  债务风险现前

   江苏射阳农村商业银行本周传出倒闭,该银行位于盐城环保产业园的一间分行即遭近千人挤兑。尽管倒闭传言被证实是谣言,但事件反映中国潜在金融风险。

  3月7日,光伏电池板制造商上海超日太阳能科技的11超日债违约,未能足额支付到期利息,成为中国信用债市场第一单实质违约事件,并冲击中国内地债市。

  在超日债发布违约公告的20天时间内,已有30多间企业发布了延迟发债或者取消发债的公告。与此同时,江苏省宁波房地产公司兴润置业,近期也因经营不善和高利贷导致资金链断裂、资不抵债,成为第二宗企业违约事件,也是今年首单房企债务违约。公开的信息显示,兴润置业及关联企业总负债35亿多元,其中银行的债务占超过24亿元。

  此外,近日市场传出,负债逾30亿元的山西海鑫钢铁,因为债务违约而濒临破产。据报道,该公司拖欠工商银行30亿元逾期贷款,此外,还拖欠 民生银行、 光大银行[微博]等近30间银行的贷款。

  种种迹象显示,随着经济增速放缓,以及银行收紧信贷,内地的债务 和信贷违约风险不断扩大。 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文国庆日前直言,债务违约是2014年中国经济的最大问题。

  总理李克强3月13日在两会闭幕后的中外记者会上表示,对金融和债务风险中国政府一直高度关注。对于 影子银行等金融风险,中国政府也正在加强监管。

  专家:中国需建立坏账银行 抵御外溢风险

  澳洲基金管理公司Perpetual投资场研究部主管Matt Sherwood在报告中写道,美联储(FED)多年来的货币宽松举措(QE)已引发中国的信贷泡沫,尤其是 信托产品领域。

  为避免违约,“中国已经营造了巨大的道德风险,为信贷急速膨胀提供便利,并使金融系统总负债在过去5年中从相当于GDP120%的水平猛增至180%,这是无法持续的高水准。”

  随着美联储逐渐退出每月购债行动,并有可能在明年早些时候开始加息,中国的部分金融产品面临展期风险,信托产品多半是“在利率上升环境中最易出问题的一类”。

  Sherwood指出,尽管“信托产品违约陆续出现不太可能在中国引发系统性风险”,但这多半会使终归银行的坏账率显著上升。并使全球金融机构广泛承受冲击,因美国、英国以及日本等全球银行增加了对中国的放贷。不过要看到全球银行系统爆发危机,“我们需看到中国房产市场的崩盘,但此类风险兑现的几率有限。”

  为了“挽救”中国金融系统,Sherwood呼吁中国建立能够吸收信贷爆炸时期建立的问题贷款的“坏账银行”。

  他说:“考虑到违约的难以避免性,中国需要建立坏账银行机制,从而抵御任何金融和非金融机构的资金风险,并避免相关的外溢风险和第二轮效应。”

  Sherwood同时敦促中国政府鼓励“影子银行”纳入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从而提高资本运营的透明度。


LX A i 中 国 网 Q

本文网址: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人工智能报;合作及投稿请联系:editor@cnaiplus.com

AI中国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