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需求驱动金融创新, P2P网贷平台这种新兴的 互联网金融业态因弥补了传统银行在金融资源配置上的不足,且大幅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和交易成本,近年来快速发展,包括江川金融在内的金融机构纷纷推出P2P平台,已成为不少人融资、理财的新选择。但互联网是把双刃剑,由于网络的便捷性与虚拟性,在推动P2P这一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蕴藏不少投资风险。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4月底,全国累计超过150家网贷公司被爆出问题,它们或倒闭或跑路,涉及资金达20多亿元。具体来看,那些倒闭或跑路的P2P基本为先天不足、问题重重的小平台,但部分名气较大的P2P平台,同样因其运营模式引来争议。这些平台官网显示的单个借款标金额多达几十万、上百万、甚至上千万,借款终端也基本都是企业。
“P2P的本质是个人对个人的借款,企业大额贷款需求会优先由传统金融来满足,无法达到银行准入门槛的借款人才会转向P2P 网络贷款。如果企业从P2P借钱,成本相对较高,风险也相对会比一般的大,难道这些P2P平台的风险承受能力比银行更强,其风险化解能力比网点遍布的银行更强?”有业内人士对这种P2P大额借款模式提出质疑。认为这些网站虽引入了担保公司或平台自身的担保承诺,但担保只是增信手段,当真面临大规模的违约事件时,平台的抗风险能力存疑。
“互联网金融很火热,但金融的本质没有改变,核心是风险管理,这是我一直强调的观点!”江川金融副总裁、 微信贷风险总监陈殿左参加2014年京交会互联网金融专场——“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与监管趋势大会”时在演讲中提到。陈殿左表示,P2P 网贷平台的风控要发挥互联网技术和思维所带来的高效、基于大数据的风险识别和定价能力、基于服务的客户数量规模所带来的精细化分工,而互联网金融企业本身的资产规模、网点、资产处置经验与传统金融机构相比都不在一个量级,其风险化解能力更低。而且,互联网金融的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也不比信托、 银行理财和基 金投资者高,何以传统金融机构不做的高成本大项目融资互联网金融企业可做?而小贷的运作规律,就是通过 小额投资分散风险,碎片化、分散是互联网金融的核心。如果单份投资的金额过大,风险的积聚性,便会使得互联网金融的优势荡然无存。
陈殿左介绍到,今年4月,江川推出了自己的P2P网贷平台——微信贷,平台坚持小额分散,严格控制单个借款人的借款金额。公司风控政策规定单个借款人的借款额不得超过江川金融净资产的2%,信用敞口不得超过江川金融净资产的1%,集中度方面的控制标准比银行和小贷公司更为严格。
陈殿左表示,虽然简单型金融产品和相关业务的互联网化增速明显,但涉及复杂型、高风险的业务仍离不开员工与客户的面对面对接。作为首家经政府合法批准设立的全国性金融服务机构和首家金融领域高新技术企业,江川金融自成立以来沉淀的线下高价值的金融业务模式与技巧,能在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的今天,通过微信贷平台发挥更大的作用。在风险控制方面,微信贷将依托江川金融“线下团队严格的审查”、“自主开发评级授信模型”、“全方位的信息采集和交叉验证”、“强大的贷后管理”等诸多优势,有效控制平台融资风险性
(中国网)
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本文网址:




